個人成長讀書筆記

【讀書筆記】跨越界限,找到閱讀的意義《越讀者》

圖片來源:誠品

閱讀,有各種存在的理由及意義,其中最動人、作用也最大的,還是和夢想或理想結合的時候。」我們或許是先有了夢想,才開始閱讀,但也可以是因為閱讀,而有了新的理想與規劃,可無論如何,都是由於我們想跨越現實與夢想的界限,閱讀才開始產生意義

現任大塊文化網路與書出版等兩家出版社的董事長郝明義,在出版業打滾好幾十年,他同時也是一名資深讀者,有感於紙本書面臨網路影音、社群平台的多番衝擊,於2007年出版《越讀者》一書,並於10年後出增訂版,以應對多數讀者對紙本書式微的擔憂。

書中內容分為七章:

  • 第一章:點出教育的問題,及許多人出了社會才開始探索閱讀的現況。
  • 第二章:4種閱讀飲食及如何分配。
  • 第三章:網路對於閱讀的輔助性。
  • 第四章: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紙本書?
  • 第五章:漫談閱讀及筆記的方法。
  • 第六章:如何跨越七道閱讀階梯。
  • 第七章:閱讀如何與夢想連結。

這篇文章會針對「跨越界限的閱讀」、「4種閱讀飲食」及「探索閱讀的方法」等三個概念做介紹,如果你也對探索閱讀有興趣,希望接下來的內容可以對你有所幫助。

閱讀者,在新的時代「越讀」

越讀者》的「越讀」之所以取「跨越」的「越」,是因為作者郝明義認為,我們想利用閱讀做探索,首先要跨越學校帶來的填鴨記憶,接著跨越閱讀類型、紙本與網路、方法與工具,提升閱讀層次,最終才能利用閱讀跨越現實的界限,連結自己真正想要的夢想。

閱讀越是方便,我們越不想閱讀

在郝明義的某次演講中,席間有兩位女士先後發言,先發言的是一位媽媽,擔憂孩子因日益偏向網路而不接近書籍,後發言的是一位年輕女性,認為孩子會自尋出路,父母反倒無須擔心太多。像這樣的爭執或討論,他遇過很多次,次次都在談,網路那麼方便,誰還要閱讀?

他認為,綜觀歷史,人類本就想把閱讀變得容易些,從早期刻在石頭、竹子上,到寫在皮革、紙張上,後來甚至發明了印刷術、活字印刷術,再轉到數位型態和各式載具,閱讀也越來越普及,相較以前讀書是貴族的權利,現今閱讀普及的程度已是前人難以想像的程度

只不過,作用力越大,反作用力也就越大。中國宋朝時代,因活字印刷術的盛行,各類書籍的出版數量大增,蘇東坡就在〈李氏山房藏書記〉中感嘆過去書籍取得不易的時代,大家都願意千里迢迢追尋一本自己想讀的書,但到了什麼書都有的時候,反倒不愛讀書。到了清代袁枚的〈黃生借書說〉,感嘆又多了一層。

如今,閱讀早已突破了空間的限制,可人們不閱讀的機率卻越來越高,對此,郝明義總結道:「我們一直想把閱讀這件事情弄得更普及,更便利。 然而,閱讀越是方便的時候,我們越是不想閱讀。 人性如此。從來如此。和網路無關。

書籍以外的知識,不應被貶低

但其實,作為資訊的載體,不管是影像、圖像還是聲音的運用,都先於文字被發明之前,也就是說,文字可以讓我們用抽象的方式來認知這個世界,卻也無須忽視其他感官的能力,對此,書中引用柏拉圖所說的故事:

在文字被發明之前,埃及的一個古神圖提,發明了數字、算術、幾何、天文和文字。當時,埃及的王叫做塔穆斯。圖提晉見塔穆斯,向其推廣每種發明的用處,輪到文字時,便說:「大王,這件發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,有更好的記憶力,它是醫治教育和記憶力的良藥!」

聽到這番話,塔穆斯卻回應道:「現在你是文字的父親,由於篤愛兒子的緣故,把文字的功用恰恰說反了!你這個發明結果會使學會文字的人們善忘,因為他們就不再努力記憶了。他們就信任書文,只憑外在的符號再認,並非憑內在的腦力回憶。藉由文字的幫助,他們可無須教練就可以吞下許多知識,好像無所不知,實際上卻一無所知。還不僅如此,他們會討人厭,因為自以為聰明,實在是不聰明。」

因此,網路的出現,不僅方便文字的傳播,也提供了文字以外的閱讀及溝通過程,文字會結合影像、聲音、氣味、觸感甚至意念,成為一種全新的認知經驗,而我們要思考的,並非是這樣的發展會不會破壞文字閱讀,而是文字閱讀如何配合這些看似新穎實則古老的感官,一起產生更有意義的作用。

>>柏拉圖所說的這個故事引用自《柏拉圖〈斐德若篇〉:論修辭術》朱光潛翻譯的版本。

需要分配均衡的4種「閱讀飲食」

由於亞洲的教育大多是填鴨式,出了社會後,我們才開始自行學習,探索閱讀帶給我們的意義,就像學步兒時開始學會使用湯匙後,慢慢學會使用筷子,進一步學會均衡飲食,才又慢慢培養出個人的飲食品味,因此,若把閱讀比做是給頭腦的飲食,郝明義習慣分成「主食」、「美食」、「蔬果」和「甜食」等四類。

不過,他認為你可以自行定義這四種閱讀飲食,不一定要照他的方式做,畢竟,對他來說是「甜食」的內容,對另一個人來說很可能是「主食」,但總歸要有下列四種本質上的區別,並盡量保持均衡攝取的習慣。

生活必須的「主食閱讀」

這類閱讀,是為了尋求人生在職業、工作、生活、生理、心理等方面,一些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,很像是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有飽足感的飲食,與「生存需求」相關,稱作「主食閱讀」。

所以,學生讀教科書、上班族讀企管書、學習電腦書、學習語言書;專業人士進行某領域的研究,或者各種如何理財、如何與家人相處、與同事相處、如何上進、如何面對人生課題的勵志書等等,都屬於這一類,就像需要體力勞動的人不能沒有主食飽肚子一樣。

可過於注重「主食閱讀」,會有兩個風險:

  • 生存需求的知識,是隨著時間、空間而不停變化的。
  • 忽略其他閱讀美味的可能性。

前者就如流行一時、現今無人問津的話題性知識,至於後者,郝明義認為,若把主食閱讀當作閱讀的全部,不僅僅很快會餓,也會營養不良,無法發展出個人的閱讀品味。

極致美味的「美食閱讀」

這類閱讀不求直接解決人生的現實問題,卻能幫我們從一個看似間接、可非常根本的方向,思考問題或現象的本質是什麼,與「思想需求」相關,稱作「美食閱讀」。

當我們滿足了生存需求之後,自然而然會往更精緻、更可口、更營養的方向去追求,如果你對人生的意義產生疑惑,郝明義推薦你看《民主與教育》,聽起來好像完全無關,可這本書卻從社會的各個層面帶我們思考如何接受教育,出了社會後又如何運用所學,能幫我們理解社會與工作之間的本質連結。

他認為,這類閱讀飲食近似於高蛋白飲食,由於是知識的高濃度結晶,也就比較難消化,通常會有下列3個需要注意的問題:

  • 比較耗時費力,容易讓人望而卻步
  • 因為有點難度,接觸了也不知該如何消化
  • 容易選到外表光鮮的地雷

對於這類書籍,盡量從經典之作開始選擇。如果你覺得「主食」和「美食」這兩類閱讀比較容易搞混,就需要時間消化,只要是能經過時間存留的,就是「美食閱讀」類的書。

幫助消化的「蔬果閱讀」

這類閱讀是幫我們查證閱讀過程中不瞭解的字義、語意、典故和出處而進行的閱讀,如字典、百科全書、地圖等,就像高纖維的蔬菜、水果,與工具類的閱讀需求相關,稱作「蔬果閱讀」。

當我們在閱讀上有不理解的名詞或典故,就需要這類書籍來幫助消化、理解,在網路極為方便的時代,大多數人都運用google或社群來查詢無法馬上理解的事物,現在還多了AI的選擇,不過,由於蔬果的「新鮮度」特別重要,要注意這類資訊的即時性與正確性

這類工具閱讀有兩類:

  • 網路:如維基百科、論文、網路字典、專業領域的網站、付費網路百科全書等。
  • 紙本百科全書:如作者推薦的1911年版的《大英百科全書》

我覺得這類書中極為特別的例子,當屬推薦序作者吳繼文提到的《大悲咒研究》及我小時候在外公藏書中瞥見的《道教符咒大全》,什麼樣的書才算是「蔬果類」,基本上因人的興趣而異。

純粹享受的「甜食閱讀」

與前三類不同,閱讀這類書時沒有特定目的,就是單純為了娛樂或消遣,很像是飲食中的甜食、零食或點心,如漫畫、類型小說、寫真集、八卦雜誌等,與「休閒需求」相關,稱作「甜食閱讀」。

雖然甜食不能吃太多,但也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,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研究時間之外的消遣,就是讀愛情小說,他甚至主張愛情小說都應該是喜劇,還提倡政府要立法不要寫成悲劇。

不過,「甜食閱讀」要注意下列3種風險:

  • 越是沒有清楚認知,或者過於壓制,反彈時會壓制其他飲食的閱讀。
  • 就像炸薯條也有優劣之分,多培養見識,才能提升品味
  • 不辨優劣,很難真正體會到甜食閱讀的意義與價值

因為網路上的娛樂無所不在,許多人會誤以為玩遊戲、追劇是替代甜食類的閱讀,郝明義認為,極品的甜食應當搭配絕妙的美食才得以下嚥,這類書籍的閱讀不應單獨對待,意思是,生活中不能只吃甜食,只吃甜食無法嚐出真正的美味。

探索閱讀密林,每本書都像是一片樹葉

在探索閱讀的路上,如何找書、選書,就像在密林中尋找一片樹葉一樣,除非能先在林中開出第一條路,否則,永遠需要碰運氣才能找著適合自己的書。但只要能有「專門閱讀興趣」這一條主要道路,就不至於在密林中迷失方向,也才能開始分配閱讀飲食。

9步驟打造「專門閱讀興趣」

胡適說過:「為學猶如金字塔,要能廣大要能高。」郝明義認為這句話也能套用在「閱讀」上,但在沒有專門的閱讀興趣之前,要先從自己的興趣點開始突破,可以參考下列9個步驟:

  1. 先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閱讀題目,題目盡量不要大,只要是印象中為什麼事情感興趣過、懷疑過、好奇過、夢想過,都可以成為一個閱讀題目。
  2. 針對這個題目從書店和網路上列出一些得來的參考書單,從中選出最想讀的一本書。運氣好的話,這本就會是關鍵的一本入門書,如果沒中,就按書單讀下去,隨著閱讀量增大,就能不靠運氣也可以找到一本屬於自己的入門書。
  3. 有了第一本入門書後,再擴展到三本,把這三本書用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所談的「主題閱讀法」仔細閱讀,搭配相關的網站,發現更多可讀的書。
  4. 認識一位可以在這個題目上給你一點引路、印證的人
  5. 照著第三階段找到的書,擴大到50種書,最好涵蓋「主食」、「美食」、「蔬果」和「甜食」四種面向,為此設定一個寬鬆的閱讀時限,盡量在期限內讀完。
  6. 盡可能從網路上蒐集這個題目的整理及資料,最好包含你能使用的各種中西方語文。
  7. 把閱讀這個主題的整體心得整理出來
  8. 找一家最信賴的實體書店,在相關書架區瀏覽,試試看能否找出其缺失在哪、少了哪些應該擺的書籍為什麼。若沒有這樣的書店,就找第5點的引路人驗證一下。
  9. 最後,看看這個領域裡,大家公認當代研究最頂端的幾個人的最新文章或書籍,看看是否能明白他們在談論什麼,而你所思考的是否已經可以和他們交談。這樣才算是有了一個「專門的閱讀興趣」。

其實,上述這些步驟,就是在做個人研究。郝明義認為,在這個時代,每個人都應該利用網路與書,建構個人的知識架構,因為,網路的出現就像給每個人配一台插上雙翼的跑車,如果只能開跑車去巷口的便利商店買飯糰,著實非常可惜。

持續探索,找到閱讀的終極價值

利用第一條「專門閱讀興趣」之路開始建構個人的知識架構後,就能成為改變人生的基石,也才知道該讀什麼、不該讀什麼。在這個時代,我們不怕沒有機會加入社群,或是從協力合作中學習。只是,「我們需要注意讓自己不受他人影響,對世界與人生保有獨立的觀察與夢想。」

郝明義第一次接觸到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,為其編撰第一版後,雖然感到收穫甚豐,其後仍又花了7年多時間探索閱讀本身,他先是領悟到可以用飲食方法類比4種閱讀飲食,後來根據個人的體會找到選書方法,可若是沒有前期的探索與努力,這些都不會有。

不管你的閱讀探索來得早來得晚,都有意義,提早認識閱讀的好處,當然可以少走點冤枉路,可很晚才開始閱讀,也有好處,甚至體會還可能更深一層,林語堂說:「讀書的所得,靠讀者的識見與閱歷,同靠作者的識見與閱歷一樣重要。」

這本書不僅僅漫談了閱讀的方法,也對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的優缺點做了比較,如果覺得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有點難讀的話,推薦看看這本《越讀者》,作者就像一名睿智的長輩,娓娓道來他對閱讀的想法,還分享自己玩遊戲與看漫畫的經驗,實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人,不會淪於說教,值得一讀。

延伸閱讀

由於這是一本談閱讀的書,加上作者的閱讀範圍不僅極深也極廣,也就談到蠻多著作的,從作者談到的著作也可以間接了解其人其事,下面重點列出46本供你參考:

談「閱讀」的書

類型閱讀

  • Principles of Marketing》Philip Kotler & Gary Armstrong (Prentice Hall)。
    郝明義覺得《行銷管理》雖然是教科書,卻能用簡明的語言比喻難懂的詞語,是很好吃的主食
  • 民主與教育》John Dewey著/網路與書出版。
    從社會的各個層面思考教育的本質,對郝明義來說,是很美味的美食
  • 日本國志》(清)黃遵憲著/上海古籍出版社。郝明義推薦的美食閱讀之一,他的收藏版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,最新版是朝華出版社出版
  • 辭源》何九盈,王寧,董琨(主編)著/商務印書館出版。
    是古典文史研究領域的權威性辭典,對郝明義來說是很經典的蔬果閱讀
  • 《大英百科全書》第11版(1911年出版)。這個版本的大英百科全書由劍橋大學編修,是公認的經典之作,郝明義認為「蔬果閱讀」中一個好的辭典或百科全書,在紙本上的氣勢與電子版截然不同。
  • 詞典的兩個世界》李康莉, 藍嘉俊, 傅凌, 黃秀如編/網路與書出版。
  • 帶子狼》(已絕版)小池一夫, 小島剛夕著/時報出版。郝明義最喜歡的甜食

閱讀網路與文字

  • 一千零一網》(已絕版)Tim Berners-Lee著/台灣商務出版。了解www創始人的思路與過程。
  • 大腦的秘密檔案》Rita Carter著/洪蘭譯/遠流出版。郝明義認為,想先了解閱讀,得先了解閱讀時大腦的運作過程。
  • 瘋子、教授、大字典》(已絕版)Simon Winchester著/時報出版。牛津字典主編莫雷的傳奇故事。

怎麼讀詩?

怎麼讀哲學?

  • 笛卡兒談談方法》Rene Descartes著/網路與書出版。郝明義說,每個閱讀的人都該讀這本書,笛卡兒告訴我們少讀書或不讀書也能追求智慧的方法,也告訴我們閱讀的終極方法。
  • 柏拉圖文藝對話錄》柏拉圖著/朱光潛譯/網路與書出版。書中選錄〈伊安篇〉〈理想國〉〈斐德若篇〉〈大希庇阿斯篇〉〈會飲篇〉〈斐利布斯篇〉與〈法律篇〉,郝明義特別推崇朱光潛的譯本。

怎麼讀小說?

  • 小說稗類》張大春著/網路與書出版。郝明義認為,本書可以讓讀者練習怎麼去讀一本精彩的小說。

怎麼讀歷史書?

文字與圖像

  • 達文西的筆記本》Leonardo da Vinci著/鄭福潔譯/網路與書出版。這本書說明了圖像搭配文字閱讀的重要性。
  • 阿鼻劍》由郝明義撰稿、知名漫畫家鄭問繪製的漫畫/大辣文化出版。

Fashion與經典

  • 大量流出》(已絕版)許舜英著/紅色文化出版。
  • 為什麼讀經典》伊塔羅.卡爾維諾著/李桂蜜譯/時報出版。

電影與書

  • 2001:太空漫遊》Arthur C. Clarke著/郝明義譯/台灣商務出版。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非電影延伸的著作或原作,一開始就是與電影劇本同時創作的小說版本,與電影互為表裡,能用文字表現出畫面無法呈現的部分。

創造閱讀的時間

  • 時間地圖》Robert Levine著/馮克芸、黃芳田、陳玲瓏譯/台灣商務出版。

談閱讀方法

  • 中國古今治學方法》王雲五著/台灣商務出版。內容是中國古今有哪些人談到閱讀之道,是郝明義的案頭書之一。
  • 如何閱讀一本書(70週年典藏紀念版)》Mortimer J. Adler, Charles Van Doren著/郝明義、朱衣譯/台灣商務出版。郝明義認為這是每個閱讀的人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,他自己也受這本書很大的影響。
  • 閱讀的藝術》博覽群書雜誌 編/九州出版社。這本書蒐羅了中外許多人談讀書的文章,給郝明義很大的參考價值。
  • 記憶之術》Frances A. Yates著/薛絢譯/大塊文化。內容記載了從古希臘人到利瑪竇的西方記憶祕術。

書店與書架

  • 查令十字路84號》海蓮.漢芙著/陳建銘譯/時報出版。有關書店的小說。
  • 書店風景》(已絕版)鍾芳玲編著。蒐羅世界各地的知名書店。
  • 如果在冬夜,一個旅人》Italo Calvino著/倪安宇譯/時報出版。以讀者為主角的後設小說,郝明義特別推薦。
  • 逛書架》(已絕版)逛書架編輯小組著/邊城出版。親睹一些愛書人怎麼處理他們的書,以及書架。
  • 書之愛》王強著/網路與書出版。一個戀書狂的尋書之旅。
  • 預知傳播紀事》(已絕版)Marshall McLuhan, Eric McLuhan, Frank Zingrone著/汪益譯/台灣商務出版。郝明義特別喜歡這本書所附的參考書目,將其比喻成燦爛的銀河星系。
  • 閱讀的狩獵》網路與書編著與出版。有關「狩獵」的歷史發展與相關知識,再延伸至28位閱讀獵人的故事。

探索閱讀

  • 蒙田隨筆全集》蒙田著/潘麗珍, 王論躍譯/台灣商務出版。郝明義認為閱讀起來會微笑的書。

越讀者的時代

  • 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》池小芳著/上海教育出版社。這本書整理了到清末為止,中國歷朝的小學教育的課程和內容。
  • 新時代的歷史觀》黃仁宇著/台灣商務出版。郝明義認為,這本書提出「西學為體,中學為用」的觀點,是一本有助於了解西方思想架構的書。
  • 理想國》柏拉圖著。書中的版本已不可考,連結提供的是聯經出版社的最新版本。

閱讀與夢想

在喜歡的平台上,購買《越讀者》

Share this post

始終相信閱讀能夠無比貼近生活,你生活中的疑難都能透過閱讀找到解答。年近40,依舊擁有旺盛的好奇心,很容易就被新的事物、新的知識挑起興趣,是生活懶散但大腦不停運轉的女子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