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靈成長讀書筆記

【讀書筆記】《人生成敗的靈性 7 法》七大法則介紹和閱讀心得

《人生成敗的靈性 7 法》是美國身心靈大師狄帕克‧喬布拉 (Deepak Chopra) 的著作,內容談及讓個體幸福的 7 個法則。

分別是純粹潛能法則、施予法則、因果法則、最省力法則、意圖與慾望法則、超然法則和達摩法則,文章裡會分別介紹其涵義,最後則是我的一點閱讀心得。

Read more
個人成長心靈成長文章讀書筆記身心健康

【讀書筆記】50本心理學經典書單入門導覽:《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》精選16本

作者湯姆‧巴特勒-鮑登(Tom Butler-Bowdon)是政治經濟學碩士出身,擔任過澳洲內閣顧問,他在《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》中選讀50本心理學關鍵著作,除了介紹重要理論外,也介紹作者小傳,讓有興趣入門心理學的一般大眾也能了解心理學這門學科。

Read more
個人成長心靈成長讀書筆記

重新解析馬斯洛「需求層次理論」《顛峰心態》讀書筆記

眾所皆知的「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」,其實是1960年代由美國管理顧問麥克德米德( Charles McDermid )根據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」創立的,也就是說,我們的人生絕不是像破關遊戲一樣,滿足了一項需求後,再叮咚叮咚,進到下一個關卡,最後,自我實現的定義也絕不是成為成功人士,而是你的需求能夠整合,實現獨特潛能,以真實的自我立足人世。

Read more
心靈成長讀書筆記

【讀書筆記】面對恐懼,勇敢踏入未知《臣服實驗》

《臣服實驗》是麥克‧辛格(Michael A. Singer)於2015年出版的作品,內容講述他的親身經歷。50年前,辛格察覺腦裡批判且喋喋不休的聲音後,開始探究,靜坐修行,並決定只要生命當中發生任何事件是腦內聲音抗拒或恐懼的,他就答應下來,認真執行。

這篇文章會從「什麼是臣服實驗」開始,並以本書時間軸來講述辛格的這段旅程。

Read more
個人成長其他心靈成長讀書筆記

【讀書筆記-含自由書寫創作法】女作家的經典創作教學書籍《心靈寫作》

《心靈寫作》原作於1976年出版,距今已近50年的時間了。這本書的作者Natalie Goldberg開創「自由書寫術」的先河,啟迪了無數文字創作者,更開啟了療癒寫作的風氣。

Natalie提醒大家每次寫作都要保持初心,因為「每一回動筆,都是一趟新的旅程,而且沒有地圖」。她說:「學習寫作並非一道線性過程,沒有什麼從A至B至C的邏輯方式可以讓人變成好作家。關於寫作,並沒有一個簡單明瞭的真理便足以解答所有疑惑。」如你想練習寫作,意味著最終得全面探討自己的生命,接納全部的自己。

Read more
心靈成長讀書筆記

【讀書筆記】你,才是你人生的主宰《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》

《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》的副標題是「徹底顛覆金錢遊戲規則,讓你耳目一新的心靈致富法」,作者在第一章「遊戲規則」就清楚告訴你,所謂的金錢,只是比大富翁、橋牌、跳棋還要來得龐大、精巧且錯綜複雜的遊戲的一部分。

本書作者Robert Scheinfeld是成功的企業家,即便破產也能東山再起,後創的網路軟體公司甚至賣出一億七千七百多萬美金的高價,但這樣的他,仍花費了35年的時間才弄懂金錢遊戲是如何限制我們,讓他認識的鉅富們坐擁大筆財富,卻仍有諸多痛苦。

Read more
個人成長心靈成長讀書筆記身心健康

【讀書筆記-含個人實作範例】《原生家庭木馬快篩》高效解決原生家庭負相印記

你目前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,很有可能是在成長時期無意間被原生家庭殖入的「木馬程式」,因此,《原生家庭木馬快篩》就是在講解如何用目前的困境比照過去,從中找到破解之道。

本書作者李欣頻老師會先講解如何用三步驟破解木馬程式,接著用三代家族史來找尋根源,最後舉出「自我價值」、「各種人際關係」、「個人天賦」、「金錢財務」與「健康相關」等等的案例,最後用影劇和各種方法,找出木馬到底卡在哪邊。

或許,你也可以從裡面找到自己的故事。

Read more
心靈成長讀書筆記身心健康

【讀書筆記】鼓起勇氣,過真正想要的生活《和自己說好,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》

《和自己說好,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》是在《成功,從聚焦一件事開始》的內文裡發現的,該段提到,作者布朗妮‧維爾(Bronnie Ware)寫下自己做安寧照護工作時,陪伴臨終者經歷死亡的故事,許多人向她訴說臨終前對人生的理解,最多的遺憾是,「但願我有足夠的勇氣做自己,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,而不是別人對我期望的生活。」

於是,在未翻開書前,我以為會看到無數段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,實則不然,閱讀的當下,我只感受到愛在字裡行間靜靜流淌,在每個人的人生最後一段路上,寬恕與理解並行,微笑與陪伴共生,雖然也有許多淚水,卻都轉化為各種形式的愛,被閱讀這本書的我看見。

如果你感受到自己的心空洞洞的,彷彿有冰涼的風往裡灌,正惶惶然不知該往哪兒去,可以試試閱讀這本書,讓它帶給你愛的力量。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