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成長未分類讀書筆記身心健康

【讀書筆記】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學《剛剛好,的生活》

剛剛好,的生活:找到自己的平衡點,不過累也不嫌少,離美好最近
圖片來源:博客來

這是一個豐盛的年代,也是極度匱乏的年代。

一切正如這本《剛剛好,的生活》所述,我們的選擇變得更多、更好,但沒有讓我們變得更快樂,我們的心更累,精神疾病和煩惱變得更多,治安變得更差,越來越沒有時間和家人相處。因此,本書作者John Naish認為,少即是多,也才能幫我們過上更簡單快樂的生活

不過,他談的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知足,甚至認為精神層面也該知足,不需要再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和更多的快樂,因為人性中的比較心只會讓我們相信,還有更好的自己和更多的快樂,並且顯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好也不夠快樂。

書中提到的一則寓言令我印象深刻:

《雷塞拉斯─阿比西尼王子傳》(Rasselas, Prince of Abyssinia)主角塞拉斯王子在輝煌的快樂谷裡過著國王般的生活,物質上一無所缺,但這位王子的靈魂一直在吶喊說人生一定還有什麼其他的東西,因此和同伴出發去「追求快樂」,可他們穿過埃及,走了許多年,從未找到快樂,試過的每種模式也都失敗了。

故事結尾,一行人回到快樂谷,他們變得更有智慧,但沒有更快樂。

最後,王子的導師伊姆拉克說,王子和他的隨從學到的是,人們應該把時間花在謙虛地享受每一天,而非擔心自己是否朝著完美的方向前進,「當你忙著在做選擇的時候,你就忽略了生活。」

以下從資訊、飲食、物品和快樂等四個層面來探討,我們如何利用更少的選擇,省下更多時間,讓自己的生活更簡單、更快樂

資訊接受的愈多,能理解的愈少

剛剛好的生活

我們以為自己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所有想要知道的內容俯拾即是,但實際是,我們對接受到的資訊變得更困惑或更質疑,並且,弔詭的是,為了理解某條資訊,不得不再去搜尋更多資訊。

資訊疲乏症候群和資訊狂躁症

我們每天都被各種銷售訊息、電子郵件和通知轟炸無數次,各大品牌甚至雇用腦神經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大腦,看看怎麼樣我們才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買他們的產品,於是,部分的人產生了關於資訊過多的社會病:

  • 資訊疲乏症候群(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):神經心理學家大衛‧路易斯曾為路透社做過一個全球性研究,針對1300個在資訊壓力下工作的生意人做調查,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說,因資訊過多產生的壓力,已經傷害了他們的親密關係,造成失眠,並使他們對自己的決策產生懷疑。
  • 資訊狂躁症(infomania):倫敦大學的研究表示,如果你處於隨時可收發訊息和電子郵件的狀況,會因為不斷停下來檢查,以致耗竭專注力,甚至,若過於耽溺手機上的訊息而強迫性地不停查看,還會破壞身邊的社交生活。

收集資訊的新奇感會上癮

2006年,南加州大學腦神經科學家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,當我們掌握了一個新觀念時,理解力就會喀嚓一聲釋放出一股腦部化學物質,用海洛因似的鴉片類天然物質來犒賞大腦。也就是說,只要我們學到了一個新東西,或有重要或聰明的想法,進化就會讓我們變得很興奮

但如果,你總是躺在沙發上吃著零食看電視,沒有掠食者或饑荒來威脅,也沒有獲取食物或安全的急迫性,這種獎勵系統會就轉變成對恐怖新聞、陳腐消息、名人八卦或媒體垃圾的大量需求,只要能提供新奇感,就可從中獲得刺激,但新奇經驗每重複一次,獎勵的化學物質就會減少。

最終,我們對新奇感上癮得更重,注意力變得更短也更難持續

24小時新聞讓我們心累

John Naish雖然是《泰晤士報》的專欄作家,但他其實對過多的資訊嗤之以鼻,畢竟他成為作家以前,都是從事記者的工作,深知新聞這個行業究竟如何想方設法地奪取我們的注意力。

他覺得,24小時不斷播放的新聞簡直就是集所有垃圾資訊的大成

這是充滿揣測、謠言、不成故事的故事以及瑣碎小事的殿堂,穿著雨衣的主持祭司報導說,「我很確定一切太平無事。」你可以整天一直觀看「艾維斯仍無生命跡象」的快訊。

這種不斷追逐故事的現象,嚴重扭曲了我們對世界的觀感。由於看到整天不斷重播的嚇人畫面,使我們心中充滿了誇大的焦慮感。

恐怖畫面不斷重演,我們卻沒有接收到更多訊息,反而產生了這個世界既危險又超乎控制的印象。我們也忘了新聞的定義:新聞是指今天發生,而昨天或明天都不太會發生的某些事情。可是我們卻覺得不得不看更多新聞,接收更嚴重的威脅性畫面,好對其有所控制。

因此,英國巴斯大學臨床心理學家琳達‧布萊兒認為,應該把每天看重口味新聞的時間限縮至30分鐘以內,否則有罹患憂鬱症的風險。

7種提案,讓你的資訊更簡單

除了安排資訊節食日,還有好幾種方法可以讓你吸收到的資訊變得更精準,不必再花費一堆時間收集無用資訊,省下的時間還能做自己想做的事:

實行資訊節食一週安排一天不用任何3C。
做好時間預算限縮每天的3C使用次數,讓資訊量在使用的合理範圍內。
重新發現心靈在省下的時間裡,學習創造性技能,如繪畫、烹飪、樂器等,刺激腦神經活絡。
多關心本地事比起看新聞,和鄰居閒聊其實更能促進社交生活。
E-Mail禮節凡是用紅色驚嘆號的電子郵件其實可省略不看,發Mail也要審慎
減少收訊干擾每被干擾一次,要花4分鐘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。
察覺下意識的動作比如無意識的轉台或滑手機APP。

>>延伸閱讀:減少3C,練習隨時深度思考的能力《深度工作力》。

吃得少,才能吃得好

剛剛好的生活

飲食心理學家尤曼斯發展出一套理論,指出人類腦袋的進化一開始就是為了獲取食物,因此,如果不預設食量,我們不會本能地知道該何時放下碗筷,停止進食,「我們曾做過實驗,讓自願受試者吃義大利麵,吃完馬上再換上裝滿的餐盤,結果最後他們根本搞不清自己吃了多少。」

節食違反本能

我們的大腦在吞下甜食或油脂食物時,會分泌一種類似海洛因的化學物質來獎賞自己,表示點心不論鹹甜,讓我們上癮的程度,跟吸毒沒什麼兩樣。書中提出,研究顯示要花四個月的時間訓練自己,我們才能不再那麼想吃又甜又肥的食品。

而且,一旦肥肉上身,體重就會傾向維持不動,因為人體的設計有防止減重機制,只要你打算減少十分之一的體重,你的身體就會覺得情況緊急,開始減緩新陳代謝並降低體溫,以減少脂肪燃燒。這種效應約在節食後8週出現,得撐過這兩個月,你的身體才會讓你繼續掉體重。

最後,書中還引用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的研究,指出節食只在短期內有效,用任何節食的方法在起初的半年內,可以減掉一成體重,但蜜月期結束後,體重就會回復,還有可能增加。依我個人經驗,長期的健康飲食,會比時不時來次痛苦的節食容易許多

無底湯碗實驗

如前文所述,我們的身體不知道該吃多少才會停下,通常是參考外在提示,比如同桌的其他人吃了多少等等。為了證明我們會模仿共餐夥伴的進食,康乃爾食品及品牌實驗室負責人布萊恩‧汪辛克教授做了一個「無底湯碗實驗」,和實驗夥伴製作了一個碗,可以透過碗底的管子偷偷把食物加進去。

汪辛克教授做這個實驗,想知道人們會根據什麼原因停止進食,是視覺提示?還是飽足感?

結果,用一般湯碗的人吃了約250克食物,用無底碗的人則平均吃了430克,有些人甚至吃了超過900克還不停,直到被告知實驗結束為止。當受試者估計自己吃了多少卡路里,使用無底碗的受試者認為他們吃的和普通人一樣多

也因此,我們的身體常常無法察覺自己吃飽了沒,如果有較大的盤子、較大的湯匙、較深的袋子及比較愛吃的同伴等等因素,都會讓我們吃下更多食物。

8種提案,讓你吃得少但吃得好

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,讓你自然而然就能控制食量,不必和意志力拔河:

享受食物滋味避免邊看3C邊用餐,花時間咀嚼嘴裡的食物,感受身體的飽足感。
只在小店用餐太多人在店裡的氣氛,容易讓人大吃大喝,吃下更多食物。
避免菜色過多口味或菜色選擇過多,容易導致飲食過量。
選擇同桌夥伴跟飲食自律的朋友一起吃飯,對節制飲食有好處。
嚴守進餐時間規律進餐的時間,比較容易擺脫想吃點心的想法。
多攝取陽光血清素的減少,飢餓感容易上升,行動力則下降。
良好的睡眠睡眠品質太差,身體會分泌刺激食慾的賀爾蒙。
改變用餐環境餐具換成容量比較小的,並將用餐時的燈光轉亮。

>>延伸閱讀:減57kg不復胖的無麩質減醣料理《30天減醣快瘦》,用健康的方式瘦下來。

擁有的物品愈多,房子顯得愈小

我們處在一個過度消費、也過度製造的世代,雖然也意識到地球資源的濫用,但那實在離我們太遙遠了,尤其當閃閃發亮的物件就在眼前時,很難避免動動手指就得到的誘惑。

不過,你知道嗎?其實,囤物也是一種人類的本能。

享樂適應的心理,讓我們還想要更好的

男人賺了錢就想要買一台名車,就跟女人賺了錢想要買一個名牌包是一樣的。

我們誤以為這些物品會帶給我們更美好的人生,是虛幻的想法,因為人類有一種心理叫做「享樂適應」(hedonic adaptation),就像買到一部法拉利,一開始你會大為震撼,但沒多久,這種光環就消退了,因此解決的辦法就是再買一種能提升自信的社會地位象徵──一台名車(或一個名牌包)。

但我認為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時不時拿出來炫耀,說不定就可以抵抗這種享樂適應的心態,但問題是,要是別人在炫耀現場拿出比我們更好的車或名牌包,我們會不會為了解決自尊受損的問題,當天買下更貴的東西呢?

想要,是我們的本能

以色列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‧貝特罕(Bruno Bettelheim),以住在集體農場收集到的證據為例,證明我們不是天生的共產主義者,因為集體農場的小孩們從小就擁有私人財物的強烈本能,而這絕非從長期實施非父母養育的改造環境中學到。

貝特罕在著作《夢想之子》中表示,集體農場裡缺乏私人財物,其實傷害了小孩擁有私人關係的能力,因私有財產與私密情感有深刻的關聯。

除此之外,我們的社會性也讓我們相信,只要在各種名牌商品前亮出信用卡,就會極具求愛的魅力。或者因為模仿和懼怕被排擠的本能,讓我們忍不住把名人介紹的商品買回家。

12種減少物品的提案

雖然大家現在對於過度囤積有所警惕,經濟的惡化也讓我們更謹慎地消費,但總是會有忍不住的時候。而我也發現,小孩衣物買太多,不僅穿不完,送也送不掉,捐也捐不掉,只能淪為沒人要的垃圾而已。

試試以下12種提案,擁有物品不等於得到快樂:

想要還是需要家裡是否有替代品?是否可以向他人借用?
自己動手做增加自己的創造能力。
更物質主義使用耐用與持久的物品。
少用信貸或分期避免造成財務負擔。
少用信用卡容易花上雙倍的錢購買物品。
放眼看世界提升社會地位的心理需求,通常是與身邊的人比較。
以簡單為時尚現在流行極簡、簡單的生活,假裝自己跟上潮流。
選擇逛街對象或許跟你媽去逛街就不會亂買東西了。
少買特價品容易多買不需要的東西。
少用小家電想辦法找到替代品。
提防購物網站買東西前找好目標,才不會多買。
送禮要有創意幫個忙、一起旅行或用其名義捐款,更有意義。

>>延伸閱讀:《原生家庭木馬快篩》理解自己是否有任何人生課題與囤物、過度購物有關。

把自己變得更好,還是更焦慮了?

剛剛好的生活

90年代時,很流行自我肯定法,用來激勵自己追求成功,這段期間的成功學書籍都差不多是這種的,所以後來大家才會這麼害怕雞湯書,這本書就寫了一堆篇幅來諷刺這種現象,不過,現在知識型產業興起,社會上似乎蔓延著一種知識性的焦慮,好像學得不夠多,就會跟不上別人。

我認為,這樣的知識焦慮,複製了當年的自我激勵現象,其實來自於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匱乏感

學得更多,我們就會更好?

John Naish曾經編過《泰晤士報》的心理版,一堆瑜珈指南、打坐技巧、心靈之道、正向心理學及名人智慧集錦等等資料,層層疊疊地堆在辦公桌上,每天早上還會送來新的。這些資訊要人們學習如何變得更好,不僅如此,還推陳出新,越來越速成。

你覺得是《你能改變你的一生》比較好,還是《一鳴驚人》更好?如果都不好,那麼《你要什麼有什麼》呢?或者,《簡易紓壓七步驟》怎麼樣?如果七個步驟聽起來太耗費時間了,還是來本《如何在一天之內改變人生》?

當然,想把自己變得更好不是壞主意,但也要考慮一下自己本來是什麼個性,就比如書裡的這個例子:

葛蘭尼諾是住在溫哥華的顧問,他形容自己是個正港的神經質,並說自己花了20年時間及數千美元在上課及買書,這些產品號稱擁有獲得實質財富與激發內心喜悅的秘密。

「我努力練習自我實現,我對自己說所有自我肯定的話,想像看到財富,使我的行為符合心靈指南,和我的動物性力量溝通、打坐,邊唱邊跳走入亮光中。但做盡這些事後,我沒有變得比以前更有錢、更性感、更健康或更有自信。我沒有獲得內在平靜或找到真正的幸福,我還是和以前一樣神經質。」

現在他已經放棄自我改進這條路,嘗試另一種方法,出版了自己的書《快樂的神經質:如何讓恐懼與痛苦引領你到快樂與成功》。葛蘭尼洛說,快樂的神經質可以學習管理負面情緒,以建設性的方式建立自尊,「與其斥責自己沒有達成個人目標,快樂的神經質可以運用幽默感,以出於恐懼及神經質的方式來達成目標。」

快樂和幸福,都是比較而來

現今,越來越多俊男美女的名人資訊總讓我們自慚形穢,尤其在媒體激烈競爭之下,誇張的報導只會讓這些人看起來更高不可攀。正如John Naish所言,這些影像下應該標示健康警語,「注意!這些人經過無限美化,請勿模仿。」

我們想要看起來比別人好、比別人美、比別人年輕、比別人有錢,書裡有句話講得非常透徹,「我們追求的不僅是『更快樂的我』,而是『比快樂的你更快樂的我』。」人類所有的行為與石器時代沒什麼差別,都是避免被族群排擠,就如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所說,「我們的煩惱有九成與人際有關。」

另外,大多數人相信收入較高會讓他們快樂,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Angus Deaton與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的研究則指出,以金錢買快樂的能力,其實有上限

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,美國人收入與開心程度的正向關係,當到了年薪7.5萬美元時就會消失。而且,不同地區生活的受訪者,其生活滿意度也不大相同。

>>推薦《哇!人生超讚der!(才怪)》,這本書堪稱負能量指導手冊──生活中的壞事不全是你自己顯化的,有負能量才是正常的

真正的快樂,來自容易滿足的心理

你一定聽過一句話叫:「知足常樂。」

其實,根據《教孩子跟情緒當朋友》這本書的內容,情緒是一種流動狀態,並非固定狀態,因此,我們沒有更好的身材、更帥的老公、更好看的衣服,不代表無法從生活得到快樂與滿足,畢竟我們不可能時時保持著開心的狀態,那要嗑了藥才有可能。

想想小時候的你,是不是一點簡單的快樂就讓你覺得幸福?或者想想這個社會還沒有發展成如今樣貌前,是否大家都能夠很珍惜所擁有的呢?

你還記得開頭所說的「快樂」寓言嗎?

我認為這則故事就如同人生,花費時間與金錢、付出精力去追求所有會讓我們快樂的事物,終是徒勞無功,因為快樂並非固定的,只是一種流動狀態。不過,我還蠻喜歡結局的,起碼到了生命的末尾,我們都變得更有智慧了。

我從這本書學到的三件事

好好生活

這本書的原文名,是「enough」,可以說是「知足」,也可以說是「夠了」。

人類的大腦基本架構其實在20萬年前已演化完成,如今我們能夠生活在如此進步及富饒的年代,是因為心智能聰明地改進問題,但越來越進步,卻沒有讓我們更快樂,而是越來越匆忙、壓力越來越大、越來越容易沮喪。

如果「追求」這條路是永無止盡的,難道我們要拚命地往前,才算是「進步」嗎?

所謂的幸福,是比較級

或許,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,是因為總難避免比較心理,就像作者說的,人們不是想更快樂,而是想過得比別人快樂

根據2022全球幸福指數調查,台灣是東亞國家中幸福指數最高的,你一定很納悶,我都沒錢了怎麼幸福?我看了這份報告,不是根據客觀條件(比如人均GDP)來衡量,而是根據受訪者評估自身的指數來衡量(比如情緒),因此,你也可以將這份報告看做是「正面看待生活指數調查」。

但其實,不管這份報告結果如何,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如何看待生活,就算我們這個地區的人的幸福指數排名靠後,只要你本身感受到平靜與幸福,就已經是很棒的事情。

再說了,要是自身比不過別人,但我們這個地區比過了別的地區,難道生活就會好過點嗎?

知足,不單單指擁有足夠的物品

此外,作者不單認為資訊、飲食、物品和快樂等四個層面需要知足,還探討了工作、選擇、發展等方面要如何才能擺脫永不饜足的心態。

我們台灣連一間小麵店都需要琳瑯滿目的菜單才能滿足饕客心理,讓人感覺豐富,可事實上,根據研究,只要超過三個選擇,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做選擇,也難怪我們老是感覺時間不夠。

甚至,書中提到一個作家珍妮佛‧勞登,她鼓勵所有想讓自己更進步的人休息24小時,不看相關的書、影片或聽Pocast,試著接受自己,她說:「如果自我改進有效,那我們現在應該都是飄在空中、說多種語言的億萬富翁了,但我們內心深處很清楚,接受自己才是最快、最便宜,也是快樂的唯一方法。」

我認為這番話有點道理,如果你一直在努力,想變成更好的自己,但心情沒有好到哪裡去,乾脆試試放自己一天假,花時間停下來,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

過適合自己的生活,最剛好

本書作者是個奉行簡樸主義的人,他沒有手機,極少消費,不看電視,連書稿都是在一台二手筆電上完成的,幸好他的老婆跟他一樣不喜歡看電視。

而我,其實也差不多,用的是二手的iphone,平常不看電視新聞、不追劇,很少買衣服、包包或化妝品,頂多買書。也許有些人認為這樣的生活太清苦,但我剛出社會時,也曾亂買過一陣子,用過剛出的ipad或花錢旅行等等,覺得有經歷過就好了,因此,目前保持這個步調生活著。

每個人適合的生活都不同,祝福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也找到適合自己的簡單生活

如果你需要購買這本書,可以透過這個連結,用以鼓勵我維持這個網站,你不會有任何損失:購買連結

Share this post

始終相信閱讀能夠無比貼近生活,你生活中的疑難都能透過閱讀找到解答。年近40,依舊擁有旺盛的好奇心,很容易就被新的事物、新的知識挑起興趣,是生活懶散但大腦不停運轉的女子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error: 沒辦法複製內容喔!